她,来自美丽的太湖南岸—浙江湖州。
她,15年前就与德马相识,当之无愧为德马的元老。
她,性格泼辣爽朗,办事雷厉风行,细腻但不拘小节。
她,人未到声先闻,果敢,勤奋,带领着德马工业100多人冲锋陷阵,屡创佳绩。
她,就是德马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永珍;是员工们又敬又怕的蔡总;更是行业中响当当的“铁娘子”。
短发,得体的职业裙/裤装,显得既干练利落,又不失女性特有的柔美。讲话可以铿锵有力,也可以滔滔不绝。如果你是德马的老员工,你一定可以从走路的脚步声和爽朗的笑声中听出来这是蔡总;如果你是德马的新员工,那你也一定能从老员工的描述中一眼认出谁是蔡总。
缘 起
1997年11月,湖州德马在八里店一个不足1000平米的小车间成立。彼时,蔡永珍风华正茂,正兢兢业业的在湖州市某国营单位贡献着自己的青春。那时候,正逢物流自动化行业刚刚兴起。虽错失了加盟的机会,但德马犹如一颗种子,在她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烙印,也为以后加入德马大家庭划下了重要的一笔。
时光若水,3年光阴一晃而过。循着当年的足迹,也为了那个泛黄的记忆,正式结缘德马。此时,德马虽已初具规模,前面道路上更多的却是未知:那时候,员工一共约20人,每年产能约20万支辊筒。
1997的德马
又是3年转瞬即逝的光阴。2003年,距德马正式迁入埭溪工业园区已有整一年。也许是为了完成更美丽的蜕变,她选择了暂时离开。这一年,锋芒毕露的蔡永珍在苏宁电器担任人力资源部长。
蜕 变
2004年,德马与日本铃木合资,湖州德马铃木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德马辊筒业务进入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给公司的独立发展带来契机。也正是这种不断求变革,求发展的德马精神感动了蔡永珍,她毅然决定放弃人力资源总监这个舒适、光鲜的职位,一头扎进辊筒的生产管理中。因为她坚信,这里一定有她发挥的舞台。那时候的她,野心勃勃地毅然选择了离开和坚守,更多的是缘于最初的梦想。那是2005年的冬天。那一年,德马辊筒的销售业绩不足2000万。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兜兜转转,命运冥冥中安排我们回到最初成长的地方,是为了赋予你更多的使命,去实现更大更多的梦想。从此,不管是酷暑炎夏,还是冰冻三尺,她马不停蹄的奔走于生产一线和客户之间,从轴承、组件到装配、发货,足迹遍布车间的每个角落;和蔡永珍一起出过差拜访过客户的德马人都知道,她是“铁娘子”、是“拼命三郎”。2006年,德马铃木的销售业绩突破3700万。
化茧成蝶
从一线生产管理到销售管理,再到辊筒事业部的总经理,蔡永珍一直用实力证明着自己。化茧成蝶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破茧而出的那一刻,却异常美丽。毛毛虫积攒了一生的力量,等待的就是这霎时的绽放。2014年,德马辊筒的业绩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4000万。其实,从2005年开始,每一年,德马工业的业绩,以20~30%的速度在增长;每一年,德马工业的客户群体都在扩大;每一年,德马工业都在进步和成长。蔡总带领着这个逐步稳定在120人左右的团队,为这些逐年增加的销售数据默默的做着强有力的支撑:为更好管控质量,提升德马辊筒的品质,狠抓体系的执行与优化,对质量问题进行闭环管理,定期的质量会议一开就足足坚持了9年;她带领着德马人;打破常规,改变筒体表面一定需要抛光的旧俗,经过近5年的努力,95%以上的客户均接受了直接镀锌这种环保的观念;为增加焊接的强度,把传统的点焊改为圆周焊;……在这个被信息化覆盖的时代,她与时俱进,理念超前,带领团队开发出适合自己的ERP系统,脱离了手工处理单据的弊端,保障了信息的完整、可追溯;为了实现规范化管理,从下料、焊接、轴芯处理、组件、装配等等,不断调整,从实际可操作性和效率出发,逐步实现了各工序的连续作业……
她说,客户的满意是我们很大的满足;她说,德马要为客户的物流系统创造竞争力;她说,德马发展到今天,应该对一直支持的客户感恩;她说,德马就是她梦开始的地方。。。如今的德马,早已看不到最初在八里店那个小车间的身影,早已成长为国内有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德马”这个名字,已然是业界响当当的品牌。当然,这些成绩,除了所有德马人的同心协力,也有她立下的汗马功劳。
如今的德马工业 ,面积11000平米
如今的德马工业生产现场一览
结语
记得有一次和蔡总一起出差,她感慨地说:多希望还有小孩子能叫我“阿姨”啊,时间过得太快了。但又说:这就是我一生的事业,我还要将这份事业延续下去,并且发扬光大。15年的光阴虽然转瞬即逝,但每每看到我的团队在努力在成长,我很开心。那个时候,我偷偷看了看蔡总的头发,已悄然添了银丝。
并不是所有的茧都能化成蝶,有些茧,承受不了破壳的剧痛,就永远无法获得重生,永远欣赏不到花开的美丽。人生亦是这样。选择大于努力,努力成就选择。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园丁。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392号